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馬政府下: 台灣金融業及產業之未來 - 衰退及萎縮?

Daytime landscape view of people running in fr...
Daytime landscape view of people running in front of an "ANA 787" advertisement at the Haneda Airport in Tokyo (Photo credit: Infradept)
十萬名中產階級消失

開徵證所稅還沒實施時,卻先因為嚇跑了成交量,讓今年的證交稅稅收大減,甚至明年實施後,還可能導致券商出現裁員與倒閉潮,國內內需市場也將受到影響。

徵證所稅 證券業將爆發有史最大失業潮

從四月初,討論開徵證所稅以來,台股成交量急遽萎縮至七、八百億元,撐盤的全是政府基金與官股行庫,券商從業人員苦哈哈,營業員沒單可接,許多有能力的大戶近日紛紛結清券商帳戶,打算把資金挪到海外買賣稅率比台灣便宜的美股或香港H股。眼前資金外逃的行動已出現了,徒留下券商營業員空守營業台心焦得不知所措。

這些過去穿名牌、吃高級餐廳的白領階級,在證所稅議題下,出現了焦慮症狀,怕未來沒單可接、怕失業、怕前途茫茫,還有券商已經喊出下半年要大裁員的口號;這群原本祇求自己溫飽、祇求經濟成長、不問世事、相對冷漠的中產階級,最近竟然開始集結,打算在五二○以前走上街頭,要馬政府給「券商從業人員一條活路走」。

回想二○○八年底,政府為因應金融海嘯,刺激民眾消費,舉債八百五十億元發行有史以來首次的消費券。反觀今日,財政官員掄起公平正義的大旗,執意要徵收證所稅,按照財政部的推估,一年約有二百五十億到三百五十億的稅收,孰不知貿然徵收證所稅,影響的豈是這三百億稅收的問題。

響內需產業, 娛樂教育家用都將緊縮

首當其衝的就是股市成交量的必然縮減,證所稅尚未徵收,證交稅先行減少,未蒙其利,先蒙其害。而且以一年一千億的證交稅而言,代表相對應約有一千億的經紀手續費,做為證券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靠著這一千億的收入,證券、投信、投顧、期貨等證券相關產業的十萬從業人員,才有工作收入,得以養家活口,得以進行消費,貢獻內需產業發展。

一旦證所稅貿然開徵,將會導致成交量萎縮,證券從業人員生計大受影響,這十萬的中產階級,即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裁員潮,連帶使得國內相關餐飲娛樂、學童教育、家用消費等內需產業必定大受影響,所引發的負面連鎖效應,絕非政府多徵收三百億證所稅可以彌補。以劉憶如曾任經建會主委,怎會不知此事對國家經濟之負面影響之大。

投資輸了要繳證交稅、所得稅、健保稅,一旦有獲利,又要繳交證所稅,政府當局似乎把股市投資人汙名化到了極致,似乎所有股市投資人都是無所事事、全憑運氣的賭徒。

然而,做股票十有八輸,股票投資者必須下工夫研究財經、產業、政治趨勢,再說倘若沒有這些股市的參與者進行投機與投資的買賣,企業如何在股市進行籌資?又如何擴廠聘用員工?如何創造社會經濟成長與繁榮?一旦企業無法籌資,無法與其他國家競爭,對台灣整體產業經濟的負面影響,實在不是這區區三百億證所稅可以彌補。

況且,租稅公平與擴大稅收是否真的祇有課徵證所稅此一途徑嗎?以同樣金融產業而言,金融業的營業稅在當年為因應亞洲金融風暴,政府特意降低其本稅為二%,因此造成每年減少稅收三百五十億元。而即使等到金融業許多公司每年大賺百億,董監酬勞上億元大有人在時,金融營業稅仍未調回五%,這樣又算合乎公平正義嗎?祇要財政部將金融業營業稅回復到過往水準,每年就可以徵收三百五十億元稅收,不就可以填補證所稅預期的稅收嗎!

外資護股東, 小投資人權益盡被剝削

財政部的方案中,外資免徵稅、又豈不是另一種不公平嗎,為何同樣的參與者,批上外資的外衣便可以不需繳稅,況且,這幾年來外資在台灣股市上下其手,幾乎到了予取予求的地步,一手撰文干預市場,一手進場買空做多,本就在台股中興風作浪許久,現在連證所稅外資都能豁免於外,請問這樣合乎公平正義嗎?

坦言之,台灣的投資人,大多認同有所得即須繳稅,但是政府當局是否也應負起相關維護證券市場公平透明的交易機制。遠的不說,近期唐鋒事件,政府無法防微於事件伊始,在事後也任由相關人員遣逃。又如爾必達破產事件,政府當局事前有盡到保護投資人免於遭受大股東不公平對待的保護,事後有協助投資人取得該有的權益嗎?

政府當局,不能在股民受傷時候就推說,「投資人不能又要利潤,不要風險」,然後在股民從事股市交易時,又要抽頭,又要分紅。回顧過去六十年,台灣股市開徵過四次證所稅,均是以失敗收場,歷史已經證明即使再怎麼樣富有公平正義理想的政策,一旦窒礙難行,還會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的時候,最後都會以失敗收場。

對信奉社會主義的蔣經國總統而言,他豈不知課徵證所稅是公平正義的想法,但是他同樣瞭解如此做會造成更大的問題,因此他捨小就大,為了國家社會更大的均富發展,他願意放棄一點點公平正義的理想,馬總統是否也該深切省思,以人民真正福祉為依歸,讓台灣人民也有一個「民胞物與」的總統?

財政部為了增稅犧牲股東, 小投資人等於犧牲民間投資率,看4、5、6月民間投資率之數據就知道。

灣金融投資怎麼會變成四小龍最差之投資條件,怎麼產業升級?

    證卷交易手續費、證交稅 、 證卷股利健保稅、 證卷股利所得稅加一加竟然讓金融投資台灣成為最貴地區,如果包含未上市及興櫃之最低稅賦制,投資台灣成資本家最划不來的決定? 一個全盤皆輸的決定

    這也正確解釋為什麼馬政府開放三通、兩岸會談、ECFA 後民間投資率依然低弱之主因,資本家開始不覺得投資台灣開公司養員工是划算的,而政府又一直增加支出讓國債一直往上升,一年接近2兆支出,所增加之支出大部是軍公教及地方支出才是另人擔心,加上韓國運用國家資金、企業品牌及技術之競爭,形成政府持續增債、產業衰退局面、資本加逐漸離開,加上在野黨不努力於經濟,內憂外患是馬政府寫照。

財政部昨(7)日提出警告,長期來產品集中、市場集中的現象,已導致我國出口競爭力開始下滑;相較於亞鄰主要貿易國家累計出口維持成長,台灣4月出口持續衰減,累計今(101)年前4個月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4.7%。


財政部根本不盡責任,應該節約政府開支,省下來之經費就可以有產業升級之資金,利用参股鼓勵投資加速產業升級才是根本之道。

政府產業方向問題很多

馬總統過於努力於觀光業、忽略高科技業需要之政府支持,台灣高科技業對 GDP 貢獻大於68%,忽略高科技之產業升級需要造成今年第一、二季 GDP 成長率遠輸給韓國、新加坡及東協國家,馬政府好像完全不知道為什麼在經濟成長上這麼『無能』,內在因素是政府經常性支出浮濫及國營單位績效差,造成國家競爭力不足 , 外在因素是政府只努力觀光相關 GDP 貢獻很小;

觀光業占整體 GDP 貢獻小於 1% , 生技業占整體 GDP 貢獻也小於 1%   馬政府雖很努力,如果要朝觀光業、生技業,意味政府要砍掉 80% 之經常性支出 , 政府人事要縮編 80% ,馬政府好像也不知道這關係;政府開支超過稅收很多,怎有產業升級之獎勵資金呢?

註:其實,兩黨目前都在做觀光、在地經濟,卻不知道沒有高科技業,稅收大減,連發展觀光、在地經濟的錢都沒有。2000 ~ 2012 主要兩次轉型兩次政黨輪替,造成之結果 投資率大幅下降、新公司也大幅減少、存款持續增加、白領勞工輸出超過250萬、資金進房地產、兩黨都在都更炒房產、觀光業及都更形成『在地經濟』,所以,稅收停滯、地方債大增、中央債因制度也大增,今日結果就是大家造成的。

一場「二次衰退」及股市下跌風暴正開演

馬總統難道不知道:1. 平均成交量已經降一個月了 ,單單證交稅就減少35%,2. 消費者信心指數開始轉差 ,3. 許多工商業領導反對,因為工商業領導認為馬總統很可能正創造台灣「二次衰退」風暴 ,其實,民國95年政府對未上市公司實施最低稅賦制,民間投資率就持續下降,造成勞工薪資長期抗漲,勞工工作減少;

我的看法是證交稅已經超徵了,股市由 9100 跌至 7350點證交稅已經抽超過 1200億,當然造成股市40%中實戶之反彈,誠如一位朋友資金1億在玩股票,他說他一年繳的證交稅就超過 2000萬,一年也不過賺 1500萬 ~ 3500萬,怎會沒繳稅? 他就反對「證所稅」,他說的如果他證交稅繳稅超過15%,應該免「證所稅」,也不是沒道理,因為大部分國家有「證所稅」就沒有證交稅,既使有也遠低於台股證交稅,台股證交稅是亞洲最高的。經濟衰退時,對整個金融投資就業環境沒幫助、經濟及就業率負面政策,而且,負面還在擴大。

馬總統似乎不了解, 633不能達成真正主因就是馬總統經濟與稅收觀念錯誤,當歐債危機來時, 馬總統沒有像中國大陸溫總理在刺激經濟增進產業投資 、宏觀調控壓低物價,反而是造成物價上漲、股市萎縮、 消費者信心指數轉差 、政府軍公教人事及退休俸支出比重大增 、 國債上升, 馬總統正創造台灣「二次衰退」風暴 。

以2012/5/11 台股週線及大盤平均本益比24.5看,這極可能是一場「二次衰退」及股市下跌風暴,配帶著失業率增高。將面臨 GDP成長保 2將變成今年嚴肅課題

股市持續下跌將引發質押斷頭?


三大金融協助 延長至年底 放寬質押股票斷頭、紓困企業、失業勞工房貸展延

去年底為配合行政院通過的「經濟景氣因應方案」,在金管會指示下,銀行公會推出放寬股票質押斷頭賣出規定等三項金融協助措施,期限至6月底止,銀行公會理監事會議昨天開會討論是否延長。

由於歐洲經濟情勢不穩,國內景氣不佳,台股更持續破底,銀行公會理監事會議討論後,決議延長到年底。這三大金融協助措施,包括股票質押暫行措施、企業紓困機制及非自願性失業勞工房貸紓困措施。

其中放寬股票質押斷頭賣出規定的暫行措施,要求銀行在執行斷頭前,要讓客戶可以先跟銀行協商變更授信條件或和解協議。


理念正確,實施時機及過程錯誤,也是如同錯誤政策,比貪汙還嚴重

今年政府支出 1. 政府支出給勞工福利及退休給付在總支出之比重下降, 2. 民間投資率 ( 與勞工工作機會息息相關 ) 仍衰退, 3. 勞保最高投保薪資及勞保費政府負擔比率12年以上沒變過,所以增稅與勞工之福利及改善貧富懸殊無關,政府勿再做假新聞,欺騙勞工。

歷史上太多理念正確造成悲劇事件,共產制度理念正確,二次大戰後被許多知識份子樂愛風狂,結果造成民不了生之極權悲劇,談改革不能只談公平,不能只談貧富差距,這些標準早已落伍,新的標準是每一個人照顧多少人,如果你不努力只照顧自已無法增加間接稅收,稅率較高,如果你很努力照顧許多人可以產生其他間接稅收,稅率較低,因此照顧許多人之富人及資本家稅率比炒房地產之富人及高官稅率低,台灣剛好相反,炒房地產之富人及高官稅率比照顧許多人之富人及資本家稅率低,因此,資本家投資率下降,造成勞工工作機會減少,薪資抗漲,房地產高漲,因此,不能讓人民生活改善,不能稱為改革,『公平』不一定是改革。

連高官都炒房地產繳稅貢獻卻極低,大股東開公司照顧許多勞工稅率高

一般勞工房屋貸款利息是1.68% ~ 2.45%時,公教人員房屋優惠貸款利息是1.30%,甚致有時候公教人員優惠貸款利息是低於1.0%,但限定在200萬額度,因此,概估台灣總房貸7兆裡, 公教人員占的比率占超50%以上 ,單單2012全國公教人員房貸去年總放款額度衝破700億元,今年至目前為止,總貸放金額則是超過了1,000億元,申請客戶數超過1.3萬人,最高核貸額度是房屋市價的8成左右 , 占60%是軍公教人員房貸 , 因此,銀行提供給 軍公教人員總貸款之優惠遠比一般勞工好許多,這也是公教人員較易養房主因。

由整個國家資源看,更看出公教人員有許多不合理的優惠,不管在社會福利、退休給付、房屋貸款都太優惠公教人員,形成勞工是次等公民之現象。 由整個房貸超過7兆超過GDP50%、政府支出成長率大於經濟成長率、國債看超過5.8兆超過GDP40%,台灣正走上房貸泡沫、 國債泡沫同時出現時期,馬總統只要驅動錯誤經濟改革方向,『二次風暴』恐怕是本土性金融風暴及經濟衰退同時來到;

房貸大泡沫 ( 台灣最大債務泡沫 )

據統計,去年底國銀承作購置不動產放款餘額為8.46兆元,占總放款比重為44.3%,國銀徵提不動產為擔保品的授信餘額為11兆元,比重則為48.32%,相較去年同期都有下滑趨勢。


建商搶地紛大規模籌資

大漢計劃私募9億 、 鄉林募集20億資金


退休俸制度錯誤、健保制度錯誤及政府經常性支出龐大導致財政危機

95%替代率之軍公教退休俸制度及逐年成長之健保制度是政府財政健全之最大威脅,也是政府財政兩大黑洞, 政府應該從兩制度去修正改善,不是一直想增稅,台灣沒有這本錢像美國一樣增稅,才能有機會恢復健全政 府財政,改善台灣投資環境,否則, 台灣投資環境持續惡化,稅收是會逐年減少, 政府財政會加速惡化。

為什麼軍公教人事精簡反而惡化政府財政? 主因就是95%替代率退休俸制度錯誤

由於人事精簡等相關改革新制實施,引發軍公教人員退休潮。依銓敘部統計,公務人員及軍人光是去年,各自有超過一萬人申請自願退休,軍職人員一百年度退休成長率,比前一年度高了七十二.二七%;一百年度軍公教退撫支出為七十.五八億元。依銓敘部統計,公教人員退休選擇領月退休金的比例逐年增加,一百年度就有超過九十八.六%選擇支領月退,十年間增加十三%。銓敘部認為,選擇月領退休金可穩固退休後生活;但也導致退撫基金財務負擔加重

財政部推估,今年底中央政府未償債務餘額將達五.一兆元,依此速度攀升,二○一六年時累積國債將高達五.九兆元。國債攀升速度超過經濟成長率及稅收成長率幾倍,根本養不起政府這支大肥蟲,大家應該看懂我今年以來為什麼一直強調政府支出太大,錯誤退休俸制度讓政府人事精減反而政府負擔增加,財政部根本失職,先解決政府黑洞才是重點

30年來史上第4大薪資負成長,裁員恐成民眾下半年夢靨

而最重要的是,這還是政府在四月份發動油電狂漲、讓物價如脫韁野馬飆漲前的數據!政府不是不能漲油電價,但明知此時經濟數據不佳、公司倒閉情況激增、民間消費衰退,但政府仍執意在此時突襲且強硬的調漲油電價,油價漲7~11%,電價將在5/15日漲16.9~35%,帶動民間各項物價進一步的全面性上漲,這些漲價勢必壓縮民眾的消費能力,造成內需消費的進一步緊縮,因此今年第二季的工業數據、批發餐飲零售金額將比去年衰退幅度更大,這個政府施政的節奏完全忽略百姓的痛苦,馬政府不思優先去改造國營事業的體質與績效、調整國營事業營運弊端,反而只想透過創造人民痛苦的方式壓低經濟數據基期,好在總統大選前一年能創造出漂亮的經濟成長數據,這種施政炒短線、無視民生疾苦的心態,令人相當痛心!就連日前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張仁敦也在媒體上表示,油電雙漲,帶動整個產業供應鏈從上游到下游都面臨成本上揚的漲價壓力,這是三十年來都沒碰過的事情。 ( 我估是受最低稅賦制及歐債經濟差造成籌資困難倒閉的比率較高,手上資料還不夠無法細分析 )

結論:

  • 景氣差時吵這些根本有害台灣經濟及勞工工作機會,趕快救台灣經濟、暫緩軍公教調薪、加強奢恥稅之年限制三年才是最正確的方向
  • 三月連觀光業都衰退,要仔細追蹤;新數據是 今年第二季的工業數據、批發餐飲零售金額將比去年衰退幅度更大。
  • 證所稅及油電雙漲將造成經濟衰退加據及投資率更低,總稅收反而減少,國債增加
  • 馬總統可能不知道,ECFA 利多出盡, 國債將破 48%,房貸將破 55%,經濟大衰退及金融風暴將發生在他這四年,改革目地不是讓人民受苦,經濟及金融大衰退。
  • 韓國是遇到金融風暴是政府及人民節約及振興經濟,台灣今年經濟大衰退是政府支出過大浮濫,政府資源耗盡以致難以產業升級,韓國政府今年以低利貸給三星,讓三星投資1.6兆台幣擴充及產業升級,而台灣是政府今年支出為 1.93兆, 94%是軍公教+地方支出花掉,台灣是墮落,韓國是振興,馬總統及劉憶如清楚嗎?
  • 再不救台灣經濟,今年經濟成長率將保 2 , 馬總統不知道用錯人了,聽她的必衰敗逃亡, 馬總統也極可能因 633跳票、選前選後政策轉向陷入台灣第一位總統詐欺罪,家破人亡局面。只要有人開始連署告詐欺罪,馬總統以不實之選舉口號騙取選民選票,以致選民因馬總統選後政策轉向股市大跌、經濟衰退蒙受個人損失,選前拼經濟選後拼稅收,已經屬於騙取選民選票導致個人損失;將是台灣民主大事。
  • 以台灣證交稅+證所稅+最低稅賦制在亞洲是最高之投資稅率,因為證交稅+最低稅賦制是亞洲其他國家平均兩倍高,而房產稅率低,奢侈稅造成漲非北市及非新北,所以全國房貸持續增長,證所稅及最低稅賦至剛好壓制民間投資開公司養員工,勞工工作機會少,失業率難改善,大量白領勞工到大陸、東南亞工作,台灣已成為亞洲最大白領勞工輸出國,一旦,全國房貸超過GDP之60%,這泡沫隨時都會破。,兩黨只想發展觀光、在地經濟、地產就會造成這局面,勞工根本不清楚為什麼工作機會變少,政治人物更不知道只有觀光、在地經濟、地產經濟稅收就會大量減少,國債大幅升高。
  • 兩黨過去都在混且把方向搞錯,兩黨競相增債結果就是增稅,競相增稅,仇視投資台灣之富人,結果投資率一直流失,只搞觀光、在地經濟稅收會大減,最低稅賦制新公司數量也會大減,將導致大幅上班族成外勞,大家現在知道還不晚,今日增稅、調高國營產品價格(只是間接增稅) 就是反映台灣兩次轉型及政黨輪替之結果 ( 一次較封閉、這次很開放 ):國債及政府支出大增且都遇到嚴重經濟、投資衰退問題。
  • 再說馬總統之共體時艱,為什麼是人民與上班族共體時艱而軍公教加薪? 連軍公教退休人員退休俸都加薪,更離譜是軍公教退休過世之配偶領之退休俸也加薪, 馬總統當人民與上班族是奴隸嗎? 要養軍公教一生還連他們配偶一生,這福利比歐洲好太多了吧!太離譜了!我們勞工及雇主自認為養不起這政府。
  • 更糟糕是,政黨想盡辦法控制媒體,讓許多勞工不知道真真是什麼原因,讓台灣經過 12年後, 勞工及上班族面臨如此惡劣之環境:工作機會少、投資率是負的、國債高及政府績效低。
Enhanced by Zemanta

沒有留言: